
大家好 ,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,就是關于德州菲律賓貨運公司地址的問題,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德州菲律賓貨運公司地址的解答 ,讓我們一起看看吧。

撥打電話添加微信, 全國各地回程車調(diào)度
復制微信號
有人說,山東德州有個菲律賓老國王的墳,菲律賓歷屆總統(tǒng)有否參拜的?如果沒有 ,是否因宣傳不到位?
山東德州有座菲律賓國王墓,它坐落于德州城區(qū)西北部,北陵橋正北的北營村 。這是我國境內(nèi)僅有的兩座外國君主陵墓之一 ,墓中埋葬的是古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答刺。
這座墓南北長77米,東西寬50米,為一圓錐形土丘。墓前是一條大道,兩旁排列著對稱的大石雕的華表及文官、武將 、石馬、石豹等 。高大的石碑聳立在華表之南 ,上面刻有明朝永樂皇帝朱棣親自撰寫的碑文。
(蘇祿國東王墓)
那么,古蘇祿國究竟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?為什么一個外國的國王會葬在中國境內(nèi)呢?這得從明朝永樂年間說起。
古蘇祿國位于今菲律賓群島南部的蘇祿群島上,是一個信奉伊斯蘭教的酋長國 ,屬于封建君主國家 ?!皣跤腥?,日東王、西王 、桐王,惟東王為尊 ”。
早在唐宋時期 ,古蘇祿國就已經(jīng)和我國開展了廣泛全面的貿(mào)易往來。載著大量的茶葉、絲綢的中國商船,頻繁出入蘇祿群島,換回該國珍貴的珍珠、寶石 、玳瑁等物 。
到了明朝永樂年間 ,中國的對外開放盛極一時,明廷和蘇祿國的交往愈加頻繁密切。永樂7年,鄭和率領的船隊到達了蘇祿國。鄭和每到一處 ,都極力宣揚明朝的國威,邀請各國使臣到中國來訪問。
蘇祿國基于禮尚往來的外交禮節(jié),于永樂15年,派遣東王巴都葛叭答剌、西王麻哈剌叱葛剌麻丁、峒王叭都葛巴剌卜 ,率領包括妻室子女 、王室成員、隨從官員等組成的340人代表團,回訪明朝 。這次訪問盛況空前,“空國來歸 ,鱗次闕下”。
這個龐大的使團,沿著京杭大運河,經(jīng)過兩個月的風雨前程 ,終于在當年8月抵達北京,向明廷進獻了金縷表文、梅花腦、蘇木 、珍珠寶石、胡椒玳瑁等物品。永樂皇帝朱棣獲訊后,異常高興 ,親自設宴款待蘇祿三王,并回賜“印浩、襲衣 、冠帶及鞍馬、儀仗器物,其從者亦賜冠帶有差” 。
(東王畫像)
蘇祿使團在北京受到了盛情款待 ,逗留27天后啟程回國,朱棣又一次御賜了金銀珠寶、金鑲玉帶 、金繡蟒衣等物品,并派遣太監(jiān)一路護送其回國。
但不幸的是,船隊沿金杭大運河行至山東德州時 ,東王巴都葛叭答剌突然染病,于1417年9月13日去世。
消息傳回明廷后,朱棣異常悲痛 ,派禮部郎中陳世啟攜祭文赴德州,下旨“擇地以王禮厚葬 ”,為東王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,賜謚號“恭定” 。
第二年,朱棣親自為東王墓題寫了碑文,也就是現(xiàn)在我們看到的“御制蘇祿國東王碑”。
在東王的葬禮結(jié)束后 ,其長子都馬含遵照朱棣的諭旨,“爾以嫡長,為國人所屬 ,宜即繼承,用綏蕃服,今特封爾為蘇祿東王,以繼爾父之志 ” ,回國繼承了王位。其次子安都祿、三子溫哈剌及王妃葛木寧等10 人留下守墓 。
守孝期滿后,這些人不愿回到國內(nèi),明廷對他們實施了大量的優(yōu)撫政策 ,除了“恩賜十二連城,祭田三頃三十八畝,永不起科”外 ,還每月給付口糧布匹和銀兩。同時,明廷還從外地遷來馬、夏 、陳3戶回民以供他們役使和通婚。后來,東王妃葛木寧和兩位王子去世后 ,分被別葬在東王墓地兩側(cè) 。
在歷史上,蘇祿國王墓幾經(jīng)天災人禍,數(shù)度被毀 ,后又被多次修復。
清道光三年,決口的大運河把德州變成了一片澤國,大多數(shù)北營村的百姓被迫外遷。但仍有部分蘇祿國王的后代選擇了堅守。他們勇敢地重建了家園,世代在此守候先祖之墓 。
(朱棣劇照)
民國六年六月 ,百年一遇的洪水襲擊了德州,“水繞城垣,僅露七磚” ,全村僅剩9戶人家死里逃生。蘇祿王墓也遭受重創(chuàng),御碑樓、御碑、華表 、翁仲、石獸無一幸免。
抗日戰(zhàn)爭期間,日本人在蘇祿王墓的寶頂上修建了碉堡 ,1945年底被拆除 。
新中國成立后,蘇祿王墓先后被確定為省級、國家級重點文物,并劃撥??钸M行了修繕和保護。
到現(xiàn)在為止 ,蘇祿王墓已成為了享譽中外的名勝古跡,各地游客紛至沓來,瞻仰這位在歷史上為中菲關系做出貢獻的已故國王 ,也親身見證了這座象征著中菲友誼的歷史豐碑。
至于菲律賓歷任總統(tǒng)是否前來參拜這位國王,確實沒有 。這并非是宣傳不到位,也不是菲律賓不重視,而是由于其國內(nèi)的歷史原因 ,以及宗教信仰等問題產(chǎn)生的。
不過,在1980年,菲律賓駐華大使雷耶斯專程來到德州 ,瞻仰了王墓,并會見了東王后裔。
1995年,東王后裔來德州拜祭了蘇祿國王墓 。2007年 ,菲律賓一位副省長也到訪德州,并祭掃了蘇祿王墓。
最近一次祭拜是在2017年,在德州舉辦了“紀念蘇祿東王首次赴華600周年 ”活動 ,蘇祿東王后裔一行20多人來到墓前,祭拜了蘇祿東王墓、王妃及王子墓。
(參考資料:《明史》《德州志》)
山東德州不但扒雞有名,還有“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哈刺”的墓葬 。近幾年發(fā)展旅游經(jīng)濟 ,進行了重新修葺包裝,原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并不是很搶眼,略顯殘破,被幾個回民村包圍著。
所以到了現(xiàn)代 ,菲律賓蘇祿省曾經(jīng)派過副省長來參拜過東王墓,甚至菲律賓的駐華大使也曾經(jīng)來參加過紀念活動,但是菲律賓的總統(tǒng)并沒有親自參拜過。除了菲律賓前總統(tǒng)約瑟夫·埃斯特拉達曾經(jīng)訪華時 ,提到過“東王墓”是中菲傳統(tǒng)友誼的象征外。其他沒有總統(tǒng)提到過這個墓 。
可是這個“蘇祿國 ”的國王怎么會葬在山東德州呢?
這事得從永樂年間的鄭和下西洋說起。話說鄭和200多艘寶船帶了2萬多人,和無數(shù)的瓷器 、絲綢、珍寶以及各種特產(chǎn),下西洋。大展了大明的國威之外 ,大明的富庶也讓那些太平洋和印度洋小島上的土著們看的眼花繚亂 。
于是紛紛奉大明為宗主國,很多國王甚至帶著家眷和貢品,不遠萬里去朝拜朱棣大皇帝。朱棣很大方 ,只要來朝貢,一切費用朱棣承擔。他們進貢1塊錢的東西,主動反手就回禮10塊錢的東西 。這樣一來,大皇帝的好客的口碑就聲名遠播。很多所謂的國王到了大明之后 ,實際從內(nèi)心就不愿意再回那些鳥不拉屎的荒蠻之地了。
僅永樂一朝,就先后有60余個國家的國王及使節(jié)泛海而來,有3位國王死了葬在大明 。比如:浡泥國(今文萊國)的國王麻那惹加那乃、麻剌國王哇來頓本 ,還有一個就是題目中提到的蘇祿國東王巴都葛叭哈刺。
回程走到山東德州,東王巴都葛叭哈刺病逝 。于是,西王、桐王帶著東王的長子歸國繼承王位 ,東王王妃葛木寧、次子溫哈剌和三子安都魯?shù)?,就干脆都留在德州給東王守墓了。
朱棣知道之后,非常大方,久居于此 ,給土地給人,還減免賦稅,你不是信蘭教么 ,就安排了很多穆斯林去陪著東王巴都葛叭哈刺和他的家人。所以這一帶的很多回民除了東王巴都葛叭哈刺的后裔,就是從那個時候來的 。
到了清朝延續(xù)了明朝對東王巴都葛叭哈刺后裔的政策。雍正年間,東王巴都葛叭哈刺后裔提出入籍大清 ,由于在德州生活了很久,東王巴都葛叭哈刺后裔已經(jīng)被漢化了,并繁衍出了兩個大姓 ,分別是以次子溫哈剌和三子安都魯音譯名的首字為姓,也就是“溫”和“安”姓。雍正皇帝根據(jù)已經(jīng)形成的風俗,正式同意他們?nèi)爰笄? ,并且正式將“溫 ”和“安”兩姓賜予他們 。
文/炒米視角
原創(chuàng)首發(fā) ,歡迎關注或吐槽
到此,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德州菲律賓貨運公司地址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,希望介紹關于德州菲律賓貨運公司地址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。
發(fā)表評論
還沒有評論,來說兩句吧...